【2010-01-18/聯合報/A4版/要聞】
【詹偉雄】 台灣的年輕創業家喜歡開咖啡館、複合式餐廳、民宿,以及各式各樣的小店,它們像一顆顆小珍珠,為城市點亮了風情,我的台商朋友說:這樣的小店、這樣的閒散幽情,北京就是找不著一家。但也大有人對它們不以為然,郭台銘就說這些年輕人「島國思維」,以開咖啡店為滿足,不可思議。
20到35歲 憂鬱的世代
和上兩代比較起來,廿到卅五歲這一代可說是「憂鬱的世代」,他們從小在自由、寬裕的空氣中長大,早早明白「自己做決定」的重要性,問題是台灣的教育系統並沒有跟著時代改變,它的專長仍是「打造產業預備軍」、「研發考試技術」,對大學畢業生來說,這集體化的學校教育與個體化社會標舉的世界觀間之落差,便正好催生了「憂鬱」這種世代特徵。
「憂鬱」是一種進退維谷的心靈狀態,有憂鬱感受的人清楚知道「不要什麼」,卻不清楚「要什麼」。過往,父母那一代認命地接受社會所派任的「角色」,全力以赴,即便中年或有那麼一絲迷惘,但社會給予其角色完成的評價與肯認,終使得他們仍能穩定自信地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;這世代的年輕人則不同,社會已經擺明了「你應該成為你自己———那個獨一無二又特別的人」,問題是「那個特別的『自我』是什麼?」而「我們又如何感受到『自我』的召喚」,如果「『自我』遲遲不現身,那該怎麼辦?」
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許多研究都指出,從來都沒有「原初自我」(authentic self)這種東西,「自我」是在一次次的遭遇中、事件中,靠著自身與人們、社會、際遇的互動而逐步形成的,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社會把青春期的高中教育視為一系列「事件化自我」的過程,學校應創造出各種遭遇,幫助學生穿進事件,於事件中洗禮並建構起一片片的「自我」,而我們都明白,台灣的高中和大學都很少作這些事情(實踐大學建築系是少見例外)。
「自我追尋」的創業家
從某個角度看來,咖啡館和小店因而是一種中介性的「救贖」,它們多半是「憂鬱者」所創,也大部分由「憂鬱者」消費所支持,他們在此等待著「事件」的出現,期待某一時刻裡「自我」得以湧現,在那一刻,你清楚地想做某一件事,而且感受到那一件事對整個生命的意義(馬克思、Steve Jobs與魏德聖都在某個青年轉折點上,知道了「那件事」)。
咖啡館和小店的風行是合理的,它們規模小、門檻低、技術風險不高,川流著各種可能改變命運的社會關係,最重要的是:經營者擁有高度自主性,大企業中泯滅自我的生活恰好是他們「不要的」,他們渴求的,是一種蘇格拉底所說的「被檢驗過之人生」(an examined life)。
以「自我的追尋」為根基的創業家,即將成為台灣下一波經濟成長的主力,對於他們而言,「想成為什麼」(to be someone)的身分焦慮遠大於金錢利益,你可能想不到,這種由「認同」所產生的特別創造力,正是蘋果、任天堂、維京航空、Google和Pixar的魅力來源,它們的老闆都「島國」過、也憂鬱過……。(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很羨慕那些同學畢業後轉往其他行業別,特別是轉為音樂老師的同學們,
儘管有人一點不看好這群從設計中遠離、被稱為不務正業的同學,
但是我倒是在畢業的當下很羨慕,羨慕那些已經明白而願意背水一戰的決心。
這個年代資訊太快,看著那些年紀輕輕就有所作為的青年熬出頭時,
每每都讓身為同個世代的自己難免惶恐自己的腳步有沒有站對地方、走對路,
可是決心來的時候,旁邊的聲音竟然也開始出現了~~
【是不是你被解雇還說是自己辭職?!?!】【薪水不錯為什麼要離職啊?!?!】
【去面試不要挑,先求有再求好!!】【沒關係啦!!工作再找說不定薪水更好~~】
辭職開始面對自己的這一個半月,各方的關心讓我不免懷疑到底做的決定對嗎??
有時候,要處理長輩、鄰居、親朋好友的【特別關心】著實讓人壓不過氣,
彷彿薪水好、福利好就該用一個人的一輩子在企業裡做到退休就是穩定,
我有時會想【聘僱】本身,不管是對企業還是設計師而言,是好的嗎?!?!
雖然說對企業的機密來說,聘用設計師比外包容易控管一些,也少些糾紛,
但是相對較缺乏活躍性,缺乏不同設計師對產品的詮釋和處理;
對設計師來說,不同領域的設計經驗可以增加體驗、加強設計的眼界,
畢竟很多時候,設計師的價值大部分都是其對生活的感受轉化為設計的動力,
因此,設計顧問與外包的方式,也許反而是增加各產業的設計靈感流動的方式。
這,也是我分別在設計公司和受雇於企業的ID的經驗,有感而發的一些心得。
您呢?!?!您對設計或是自己的態度又是什麼?!?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